“昨天賣出去1000多件易縣大桃,總算是沒辜負老鄉們的期待!”看著大桃源源不斷地從這里發往各地,水果經銷商戶王杰打心底里為果農們高興。
王杰是親哥倆商貿公司負責人,從事水果批發20年,經銷西瓜、柑橘、桃子、蘋果等數十個品類,2020年入駐高碑店市場,生意規模不斷擴大,如今檔口每天的交易量超過100噸。
生意取得成功的同時,王杰沒有忘記易縣老家的鄉親。
自2022年以來,在易縣縣委縣政府、易縣政協、首衡集團的共同推動下,王杰與易縣果農、種植戶精準對接,把當地滯銷的蜜桃、李子等水果引入市場,賣到東北,西北,內蒙古等地,幫助老鄉們實現了就業增收,很多果農全年可支配收入從1萬多元增加到4-5萬元,成為首衡高碑店市場全面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。
易縣地處河北省中西部,作為革命老區,不僅孕育了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,境內還擁有老子道德經幢、易水湖等風景名勝。易縣擁有17萬畝山地果林,獨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,孕育出了純天然、無公害的桃、蘋果、李子等水果。然而,山區的地理交通環境卻給農業發展帶來了諸多限制,不利于設施農業的開展,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投入和種植。
在與首衡合作落地前,易縣的果農們其實正面臨著“豐產不豐收”的困境。由于交通不便、信息閉塞,即便果子品質優良,易縣果農們也難以找到穩定且廣闊的銷售渠道,只能依靠零星的小商販收購,價格低、銷量小,一年辛苦勞作下來,收入卻十分微薄。
與首衡高碑店市場及親哥倆的精準對接,像是一束光照亮了易縣果農們的困境。首衡集團憑借自身強大的市場網絡和銷售渠道優勢,迅速打破了易縣農產品“走出去難”的局面,讓易縣大桃得以從山間走向全國,開啟了全新的銷售篇章。
松山花蕊山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當地的一家種植企業,擁有240多畝種植基地,種植桃、李子、蘋果等50多個品種,雇傭了20多名果農負責果林培育、打包、分揀等工作。該企業負責人楊波表示,這些果農是當地的村民,以前純靠種植糧食作物為生,一年收入也就一萬元左右,如今在果園每月就能有6000多元的收入,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。
易縣的水果品種相對傳統,而且農戶們普遍缺乏營銷包裝的意識,優質的水果“養在深閨人未識”。
“山區的鄉親們種地想致富,不怕吃苦,但怕風險,不敢投入種植新品種。”王杰感慨地說。
針對這些問題,首衡集團聯合當地政府和專業機構,為果農們開展了一系列培訓課程。從科學種植技術到水果分級包裝,從電商營銷知識到品牌打造策略,全方位提升果農們的生產經營能力。讓易縣的優質農產品不僅能“走出去”,還能“走得遠”“賣得好”。
首衡集團和商戶們的助力,讓易縣的果農們看到了希望。產地種植承包商特意送上了錦旗,以表達對首衡集團和商戶們的深深謝意。
首衡集團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,用實際行動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增長。通過搭建產銷對接平臺,不僅解決了易縣特色農產品的銷路難題,還帶動了當地就業,提高了農民收入,讓鄉村振興的藍圖在易縣這片土地上逐步變為現實,為更多農民帶來了幸福生活的希望。